2007年1月2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今年司法行政的主题词是“和谐”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毛建一 周咏 

  本报讯  今年,我省的司法行政工作将做足“和谐”文章。昨日,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一组数据中,可喜地看到了去年我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带给我们的温馨画面。

  以调解者的姿态排忧解难
  回眸:198738件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在这一年中,全省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98738件,调处成功率为97%。
  省司法厅厅长胡虎林说,稳定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总体目标,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为此,他要求加大在民营企业、行业协会、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等建立调解组织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调解工作领域,扩大人民调解的覆盖面。推进人民调解标准格式文书的规范使用,促进规范调解程序,提高调解质量,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诉讼的有效衔接。

  给矫正对象更温暖的家园
  回眸:7184名  社区矫正扩大试点工作在全省11个市全面启动,目前已有30个县(市、区)的410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并建立了一批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公益劳动基地和就业基地。到去年年底,已有7184名社区矫正对象受到帮助,有1768名对象解除矫正。矫正对象的再犯新罪率控制在0.2%以下,远远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
  胡虎林说,今年的司法行政工作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全力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定纷止争、减少对立、促进和谐。为此,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同时,要继续深化归正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日常帮教中,通过开展个案矫正、完善个别教育手段、推进教育基地和公益劳动基地建设、开展心理矫治等途径,让社区矫正工作更有人情味。

  让法律援助深入贫弱者心
  回眸:20861件  乡镇(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在我们周围建立健全,10万张法律援助卡发到农民和农民工的手中,法律援助便民指示牌在每个村树立,农民工有了自己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去年,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861件,同比增长21%,法律援助机构和“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解答法律咨询283086人次。
  胡虎林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推进法治建设的功能。农民工依然是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要运用简约生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他们广泛宣传法律援助,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章猛进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号召各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和谐社会、法治浙江作出更大贡献。杭州市司法局等20家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朱凌等49名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了表彰。